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分享] 一同守護海洋環境與生態

[複製連結] 查看: 10110|回覆: 7|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pkcat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23-6-8 00:00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本帖最後由 apkcat 於 2023-11-9 22:05 編輯

公民科學助攻一同守護海洋環境與生態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地球海洋日」+「投資我們的星球 自然就好」(Invest in our planet)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科學月刊・2021/11/19 ・3008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原文來源:泛科學)
  • 採訪撰稿/謝宜蓉|2014 年一頭栽入太平洋擔任海上解說員,從此開啟生態視野,偶爾喜歡下水,立志看遍世界上所有種類的鯨豚。

(CGI 3D Animated Short "Sayonara" Directed by Eric Bates | TheCGBros))

在臺灣,公民科學早已在陸地上深根多年且蓬勃發展,而海洋環境的公民科學則處於萌芽階段。
為了鼓勵更多公民科學家加入守護海洋的行列,海保署於今年舉辦「海洋公民科學家數據松」,
希望透過公民的力量,將過往科學家收集的資料進行分析與知識轉譯,
讓大眾一同解決各面向的海洋保育工作。
此外,藉由海保署建立海洋資料庫,為海洋的永續發展盡心力

一早踏入會場,簡報上印著斗大的「海有問題,我來分析」八個字。
這是第一屆海洋公民科學家數據松的成果發表會,
由來自不同領域的一般民眾組隊參與,
以臺灣各地組織長年累積的數據作為起頭,展開針對不同專業的課程及工作坊內容。

(「向雲端 山那邊 海裡面 真實的我應該走向哪邊」)(生祥樂隊《動身》Moving On)
(我在台灣第一家素食無浪費夜市吃飯[I ate at Taiwan"s Vegan No Waste Night Market])(【龍天護法】天龍八部大解密)
(用快嘴嗆爆網友│植物也有生命?吃肉才是食物鏈?)
+(
【深呼吸/Deep breath】)+(如何保持有動力?快樂大學)
泛科學:(狗狗喜歡吃草?細胞培養肉你買單嗎? ft. 圖文作家 Winnie)

(FPV Avata Cinematic Taiwan Fan-Shaped Salt Field | 扇形鹽田/生命之樹/台灣)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海洋裡棲息著繽紛多樣的生物需要我們用心保護,才能永續利用。圖/Pixabay

「數據松」一詞的由來
「黑客松」(Hackathon)一詞源自於黑客(Hack)+馬拉松(Marathon)。
今(2021)年由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以下簡稱為海保署)所發起的活動主題訂定為「海洋公民科學家數據松」,
希望透過短短一個多月馬拉松式緊密的工作坊及線上課程,
讓參與者將臺灣各地海洋公民科學家所收集及長期累積下來的不同類型數據,
透過公開資料及圖表呈現的方式,創造出引人注目的海報,
解決不同面向海洋保育難題

活動內容包含了線上增能課程、組隊報名、數據松工作坊,以及決選成果發表。
參與活動不但能夠理解目前在臺灣各地的海洋公民科學數據內容,
學習如何將基礎數據透過跨領域的資料科學應用,也能夠在工作坊透過專業講師帶領
海洋公民科學數據製作成精美並容易理解的海報,提供一般大眾閱讀及使用

由陸地走向海洋的臺灣公民科學

臺灣陸域的公民科學計畫早已遍地開花,而海洋相關的公民科學則逐漸嶄露頭角。
去(2020)年由各地的海洋公民科學家舉辦的「海洋狗仔隊大集合」嘉年華,
打開了一般民眾對於海洋公民科學的視野。
而海保署透過本次辦理的海洋公民科學家數據松,也期望能由初步認識海洋公民科學,
進階到了解各地長年來所累積的海洋公民科學數據,並應用在不同的對象上。

成果發表中榮獲第二名的組別:「前進龜山島:海豚生態教室大解密」,
團隊設計者希望這份海報能夠被龜山島周圍的賞鯨業者所使用。海報採取視覺化的方式,
呈現出一趟賞鯨旅程中,有可能遇見的鯨豚種類及其外形上的特徵,提供給龜山島周圍的賞鯨遊客閱覽並實際應用。

(海豚大軍現身龜山島「牛奶海」)

而獲得第三名的組別海報主題為「海龜你今天過得好嗎?」。
海報設計則針對了對海龜有興趣的民眾,
除了能讓讀者認識不同種類的海龜外型特徵之外,也期望透過一般大眾對於明星物種的重視,
喚起海洋保育的意識,並透過分析擱淺資料及數據,探討各地海龜死亡背後的主因。

(4K Sea Turtle Taiwan 60P 10 bits Slow Motion Footage)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海龜是海洋中的動物明星,卻面臨著船支螺旋槳與流刺網的威脅。圖/Pixabay

由不同面向所推動的海洋事務
若仔細了解海保署成立至今所推動的各項海洋事務,可發現海保署早在成立之初便企圖

在不同海洋領域推動公民科學的概念。
其中包含以休閒活動角度切入的珊瑚礁健檢員、海龜普查員、釣訊情報員、巡鯨觀察家等,
以不同面向增加民眾對於海洋相關情報的搜集,
藉此推動iOcean海洋保育網資料庫的知名度。

在推動海洋公民科學相關資料庫的過程中,有針對不同項目遇到不同的困難嗎?

黃署長表示,這些資料大部分屬於自願性質,由於不同項目所觸及的對象不同,
例如垂釣的資料以臺中港為大宗,鯨豚的資料則是因為賞鯨活動集中在東部區域以及賞鯨季節。
海洋公民科學資料庫推動之初,因數據較少而容易分布不均勻,
這未必與事實真相相符,
因此,活動過程中若使用到這些數據,解讀時必須更加仔細的考量時空分布的狀況

(阿蘭·達瓦卓瑪)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黃署長表示:初期數據較少而容易分布不均勻未必能反映出實際狀況
因此,在解讀這些數據時,必須更加仔細的考量外部因素。圖/科學月刊
今年(2021)舉辦第一屆海洋公民科學數據松,
在推廣海洋公民科學上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也仍有許多地方能夠持續改善。
例如有些數據的使用者對於資料的本質並不是相當清楚,
也不了解數據收集的過程造成資料傳遞時的可能誤差。
因此,對於提供數據的組織與使用數據的對象之間,
各個團隊是否能夠彼此相互交流調查數據的方式,
都是主辦方後續辦理相關活動時,必須考慮並納入,作為豐富活動的考量。

(陳明章Chen Mingchang《人生舞台-新黑貓歌劇團》)+(惜別的海岸_渚の思い出)+(深情海岸)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結合海洋公民科學的在地守護計畫
除了針對一般大眾積極推動海洋公民科學內容外,海保署也發起「在地守護計畫」。
該計畫主要由在地社區或是區域性的團體,自願發起針對不同地域所設計的海洋公民科學計畫

公民科學家的精神來自於專業的科學家並非有足夠的時間,
長期在第一現場研究及調查。若無法現場實地搜集數據,
則必須仰賴來自第一線並對該研究感興趣民眾協助共同累積資料,
並依照長期下來的資料趨勢,觀察當地的海洋生物及其生態環境,
是否因應不同的自然或人為條件而有所改變。

除了每年針對不同地區委託專業的科學家執行各種調查之外,
海保署也在今年招聘海洋保育巡查員,辦理、協調、執行海洋保育的相關工作。
目前任職於臺北與基隆的巡查員表示,雖然初次接觸當地的海洋保育相關事務時,
無法在短期內看到非常大的進步或對於海洋環境的幫助,
但在長期持續的累積之下,可藉由發揮自身專長為當地的海洋保育做出貢獻

(World Oceans Day | School Assemblies | PSHE | BBC Teach)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海保署發起「在地守護計畫」,
希望由在地社區或團體,自發性的調查當地海洋生態狀況。 圖/Pexels

朝向永續發展海洋資料庫
當我們再次進入 iOcean 海洋保育資料庫,並點選海洋公民科學家項目後,
會發現在不同選項後方的括號都註明著不同的單位,
例如河川水質(環保署)、漁港水質(漁業署)等。
若仔細觀察細項後才恍然大悟,原來在不同的項目,
自 2010~2018 年的資料來源,皆為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
2018 年海保署成立後,漁業中屬於經濟性魚類的權責仍歸屬於漁業署管理,
海洋中的保育類生物權責則屬於海保署。

雖然如此,海保署成立的海洋保育資料庫,仍希望藉此收集過往的調查內容及未來的公民科學資料數據。
除了透過收集海洋公民科學家的數據,累積臺灣長期的海洋資料庫外,
也期望能夠藉此公開過往政府委託不同單位所做的各項尚未公開的調查資料,
這也是海保署在成立 iOcean 海洋保育資料庫很重要的一項動機。

海洋為各種軟骨魚及硬骨魚類、頭足類、海洋哺乳動物,以及藻類、軟硬珊瑚所共同棲息的生長環境
海水受到全球暖化、季節、洋流的影響,造成海洋中鹽度及溫度更加瞬息萬變。
若一一細數,其生態系複雜程度甚至更甚於陸地
我們期望海洋能夠全面性地成為更健康的樣貌,
仍需要由各單位共同合作才能真正達到永續的目標。

延伸閱讀:海洋熱浪來襲怎麼辦?分析海水溫度變化,預警珊瑚白化危機——《科學月刊》
延伸閱讀:人為開墾造成海洋酸化、雨林消失,第六次大滅絕正在上演!——《丈量人類世》

(World Ocean Day 2023)

被海洋環繞的台灣
「海洋環繞著你,也在你體內」、「出生前、死亡後,海洋都是你的歸宿」
傳遞了海洋與人類密不可分的關係,四面環海的臺灣是否也有發人深省的海洋故事呢?
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歷史語言研究所陳國棟研究員,
他是熟知「水之道」的一員,從清代粵海關、廣州行商等海上貿易研究,
跨入船舶、航海、島嶼等古今海洋知識領域。
想了解更多屬於臺灣的水之道故事?快跟著潛入記憶中的海洋吧!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基隆八斗子海邊。圖/研之有物

延伸閱讀:臺灣的水之道?帶你潛入記憶中的海洋(研之有物)
延伸閱聽:生命如何創造資訊彼此溝通

(Avatar: The Way of Water | Nothing Is Lost (You Give Me Strength))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以上資源為原作所有)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2碎鑽 +1 幫助 +2 收起 理由
applesauce + 1 + 1 非常讃
wadana + 1 好內容,老衲來為這篇文章開開光.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沙發
pireyit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發表於 2023-6-13 01:25
守護海洋生物和生態系統 才能延長地球的使用壽命

評分

參與人數 1碎鑽 +1 幫助 +1 收起 理由
apkcat + 1 + 1 非常讃

查看全部評分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tsaichichao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發表於 2023-6-27 10:25
大家一起來守護海洋生態。子子孫孫才有福。

評分

參與人數 1碎鑽 +1 幫助 +1 收起 理由
apkcat + 1 + 1 非常讃

查看全部評分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板
wadana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發表於 2023-7-1 08:32
夏天到了,去海邊走走就看到沙灘上有少數奇形怪狀的垃圾

不過比起 YT 貼出對岸連假海灘滿滿的人潮泡在浮著一堆飲料空瓶的海水裡

真是太夠了....

上次還看到新聞有不良漁民埋鐵柱要捕魚還是幹嘛的

弄傷了外國遊客的腳

還有不良業者把一包一包的廢棄物,埋在海邊,幾年過後,海水海風就把這個毒瘤慢慢剝開,原形畢露

人類真是自然的破壞者啊!

不過最噁爛的,莫過於日本要把福島第一核電廠 130 萬噸的核廢水排入太平洋,這個真的不是小打小鬧,愛吃生魚片的國家,這樣真的好嗎?
漁業第一時間就會被毀滅吧!

評分

參與人數 1碎鑽 +1 幫助 +1 收起 理由
apkcat + 1 + 1 非常讃

查看全部評分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robertwai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發表於 2023-8-29 18:19
海洋生態不保護,最後遭殃的還是自以為最聰明的人類,多點環保意識,從自己做起

評分

參與人數 1碎鑽 +1 幫助 +1 收起 理由
apkcat + 1 + 1 非常讃

查看全部評分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曾文其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發表於 2023-9-13 13: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chiehfeng1990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發表於 2023-9-14 12:14
大家一起來守護海洋生態。海洋生物才不會滅絕。

評分

參與人數 1碎鑽 +1 幫助 +1 收起 理由
apkcat + 1 + 1 非常讃

查看全部評分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a1224coll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發表於 2023-10-25 11:16
海洋生態實在太美麗了, 大家都要一起守護海洋生態

評分

參與人數 1碎鑽 +1 幫助 +1 收起 理由
apkcat + 1 + 1 非常讃

查看全部評分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