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新奇] 毀滅與新生

[複製連結] 查看: 20943|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pkcat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22-5-11 00:00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本帖最後由 apkcat 於 2022-5-11 06:08 編輯

毀滅新生超大質量黑洞觸發恆星形成
EASY天文地科小站 ・2022/03/18 ・2555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原文來源)
作者:林彥興|EASY 天文地科小站主編、清大天文所碩士生,努力在陰溝中仰望繁星

2022 年 1 月底,兩位天文學家在頂尖科學期刊《自然》發表的論文中,
宣布他們發現矮星系「Henize 2-10」中的超大質量黑洞,
觸發了一批新恆星的誕生。
可是,我們印象中的黑洞不是會以極強的重力撕碎、吞噬周遭一切的嗎?
怎麼這樣毀滅性的天體,居然還能誕生新的恆星?今天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哈伯太空望遠鏡拍攝的 Henize 2-10 矮星系。圖/Hubblesite

黑洞宇宙燈塔核心
多數人對黑洞的印象,大概是一個擁有強大重力、會撕碎與吞噬一切的純黑球體
由於連光也無法逃離它的魔爪,因此黑洞總是隱身在宇宙黑暗的背景中難以觀測。
這樣的圖象雖然大致正確,卻不是事情的全貌
黑洞確實會以它強大的重力吃進物質,天文學家也確實相信茫茫星海中,
有許多難以觀測的黑洞漫步其中。但是被黑洞重力捕獲的物質,
往往不會直直地朝黑洞落去,而是會在黑洞週遭形成一個旋轉的盤狀構造
稱為「吸積盤 Accretion Disk」

在吸積盤上,物質之間不斷的碰撞、摩擦、緩緩向黑洞靠近,
在過程中將重力位能轉化為動能、熱能、磁能等各式各樣的能量形式,
釋放出橫跨伽瑪射線到無線電波的電磁輻射
在許多系統中,還可以觀測到物質快速的從黑洞附近噴出,
通常速度較慢(約每秒數百至數千公里)者通常稱為外流 Outflow
速度較快(接近光速)者則稱為噴流 Jet



(Simulation of a black hole accretion disk and jet)影/EHT, Hotaka Shiokawa.
對超大質量黑洞吸積盤與噴流的數值模擬
在吸積盤上,物質以圓形軌道環繞黑洞,並緩緩的向內移動,
直到最終在吸積盤的最內側被黑洞吞噬。而從黑洞兩極高速噴出的物質,則形成了噴流。


黑洞產生的輻射、噴流與外流,
不僅讓我們能夠用各式各樣的觀測手段去尋找和研究黑洞,
它們同時也會對黑洞所在的環境產生影響。

尤其當身處星系中心、質量是太陽數百萬倍以上的「超大質量黑洞 SMBH」們
在大快朵頤週遭的氣體時,能夠以太陽數百萬倍、甚至數千億倍以上的功率釋放能量
成為宇宙中最明亮的天體
如此龐大的能量,足以影響整個星系乃至於星系團的演化。
可能促進星系中恆星的形成,為星系帶來新生
或者是抑制星系中恆星的形成
讓星系變得死氣沉沉。
另一方面,星系中恆星的形成、超新星爆炸等其他現象,
也會決定有多少氣體能夠流到位於星系中心的黑洞上,
從而影響黑洞的成長。
超大質量黑洞與星系之間互相影響共同演化的機制
統稱為「活躍星系核回饋 AGN Feedback
是當代天文物理非常重要的研究領域。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天文學家常用星系的「恆星形成率 SFR」來衡量一個星系的狀態。
如果一個星系正在產生許多新恆星(即恆星形成率高),
這就是個「生機勃勃」的星系(如左圖的 NGC 4038 / NGC 4039);
反之,如果一個星系都只有年邁的恆星,那這就是個「死氣沉沉」的星系(如右圖的 IC 2006)。
圖/WikipediaESO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半人馬座 A 星系是經典的活躍星系之一。由星系中心射出的筆直藍色區域,
就是超大質量黑洞的噴流。圖/ESA_Multimedia

過去 20 多年的無數理論與觀測成果
讓天文學家相信活躍星系核回饋確實對星系的演化有重要的影響。
但是具體是怎麼影響?影響多大?目前仍沒有明確的結論,
甚至連直接的觀測證據都十分稀少
因此,天文學家迫切的想要找到更多活躍星系核回饋的直接證據,
了解黑洞究竟是怎麼與星系一同成長

瞄準目標:矮星系 Henize 2-10

在這個研究中,
天文學家鎖定位在羅盤座(Pyxis)、距離地球約 3400 萬光年的矮星系「Henize 2-10」
過去其他天文學家以無線電與 X 射線觀測的結果顯示,
這個星系中心可能有一個正在進食的超大質量黑洞
因此是尋找活躍星系核回饋證據的絕佳場所。
為了得到高解析度的影像,天文學家使用哈伯太空望遠鏡仔細的研究星系中心的影像與光譜,
發現在星系的中心有一道長約 500 光年、由游離氣體組成的纖維狀結構,
源自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噴出的外流。
而黑洞東方(圖中的左手邊)約 230 光年外,
有一片正在形成許多新恆星的區域(稱為恆星形成區),與外流相連。


(The Hubble Telescope Just Discovered A Black Hole Creating Stars!)

天文學家仔細分析星系的光譜後,
認為黑洞的外流正是催生這片恆星形成區的幕後推手
因為外流推擠、壓縮了星系中的氣體,增加了氣體的密度
才進一步激發了這批新恆星的形成。
對研究黑洞與活躍星系核的天文學家來說,
這無疑是一次振奮人心的發現!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哈伯太空望遠鏡拍攝的 Henize 2-10(左),以及其中心部分的 H alpha 波段影像(右)。
在右編的影像中 Massive Black Hole 即是黑洞所在的位置,
Outflow 是外流、Triggered Star Formation 即是恆星形成區。圖/Hubblesite


結語:萬里長征的一小步

黑洞不只是能夠吞噬一切的引力怪獸
它在囫圇吞棗的過程中,
其實可以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尤其是位於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們,
它們產出的能量之龐大,甚至能夠影響整個星系的演化
稱為活躍星系核回饋。但是怎麼影響?
影響多大?天文學家們仍在積極的研究。


(MONSTERS OF THE COSMOS - Symphony of Science)

這次在 Henize 2-10 星系觀測到黑洞外流與其激發的恆星形成
是活躍星系核回饋相當重要的直接證據。
未來,天文學家將繼續在更多的星系中,
尋找黑洞與星系互動的蛛絲馬跡
直到揭開活躍星系核回饋的神秘面紗。


(地球地址的最後一行:超星系團 Laniakea);(臺北天文館)
(Laniakea: Our home supercluster)

參考資料



(나쫌NaZZom)
(PanSci 泛科學)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