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科技] 重新設計 Google :佩奇時代的美麗革命 (上)

[複製連結] 查看: 139|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游幃翔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1-28 16:45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導語:美國科技博客The Verge今天刊文稱, Google 在過去1年中發佈了多款設計精美的應用,而設計團隊似乎在 Google 內部發揮了越來越大的影響力。為此,The Verge探索了 Google 這些新設計的源頭。
  以下為文章全文:
  在2011年拉里‧佩奇(Larry Page)出任 Google CEO後, Google 立刻發生了一些奇妙而重要的變化:開始設計界面精美的應用。
   Google 並不以優秀的設計著稱。 Google 曾測試過41種相互之間只有稍許不同的鏈接陰影設計,而不相信自己的設計師能夠一次性拿出良好的設計方案。 Google 的設計理念曾以數據為基礎,這導致了 Google 第一位視覺設計師道格拉斯‧鮑曼(Douglas Bowman)2009年的離職。
  不過近期以來, Google 一些經過良好設計的應用不容忽視,尤其是一些iOS平台的應用。在iOS平台上,Google+、YouTube、Gmail和 Google 地圖呈現了一致的設計風格,同時也很美觀。這不僅遠勝於 Google 此前的應用,也比 Apple 越來越顯陳舊的應用要好。
  我們前往 Google ,希望拜會負責 Google 最新設計方向的人士。不過我們得到的答案是,這樣的人士並不存在。在一個規模不大的設計團隊的指導下,憑藉良好的流程, Google 的每一個產品團隊都學會了如何進行風格一致、面向未來的設計。
  當佩奇出任 Google CEO時,他的第一條指令非常明確。根據 Google 搜索引擎設計主管瓊‧威利(Jon Wiley)的說法,佩奇當時表示:“所有人都聽好了,我們需要重新設計全部產品。”威利及其同事只有2個月時間去拿出新的設計,並從更高的角度去思考 Google 整體給用戶的印象。威利表示:“我們被要求讓所有產品看起來更好。”
  這並不是 Google 設計師首次嘗試統一不同產品的設計,但到目前為止這是最成功的一次。威利表示:“以往, Google 也有很多設計師會說:‘讓我們給所有 Google 產品帶來統一而美觀的設計。’然而由於 Google 注重速度的方式,因此很難有一支團隊能在整個公司範圍內推進這一工作。”這並不是由於 Google 沒有足夠的設計師,而是由於他們沒有向同一個方向努力,或者說他們沒有獲得必要的權力。
  YouTube流動版高級產品經理安德里‧多洛尼切夫(Andrey Doronichev)表示:“當我5年前加入 Google 時,通用的平台設計並不存在。我們總是希望開發優秀的應用,但我們的優先級有所不同。”威利則表示,整個 Google 範圍內的設計需要“CEO級別的眼光”去推動,而只有CEO才能團結整個公司做到這一點。威利給予 Google 新設計項目的代號是“肯尼迪”,這與佩奇針對 Google 新產品的“登月”戰略相符合。
  為此, Google 的高級設計師們聚集在一起,確定如何將較少的設計原則以平衡、有品位的方式應用到多款產品中。此外, Google 創新實驗室也提供了“外部幫助”。對此,威利2011年時曾感嘆道:“哇, Google 也有設計師!” Google 創新實驗室位於紐約,包括了 Google 的多名頂級設計師。他們主要負責針對“超級碗”這樣的大型事件開展專門的營銷活動。佩奇要求 Google 創新實驗室與其他部門的設計師合作,制定新目標。與 Apple 不同, Google 員工願意與外部人士一同進行設計,這對“肯尼迪”項目的開展起到了幫助,而佩奇則問設計師們:“ Google 統一的目標可能會是怎樣?”
  這樣的目標將是專注於精益求精、頁面留白、幹淨清爽、靈活性、有用性以及簡潔性。威利表示:“在 Google ,我們希望快速行動,因此不同的產品各自發展。”在“肯尼迪”項目開始之前,這些產品並不遵循同樣的設計標準。他表示:“我們已經有了許多簡單而有用的產品,因此我們將關注重點轉向使這些產品更美觀,具有更好的一致性。”
  制定設計目標是第一步,這樣的目標仍需要設計師去提煉和執行。威利2011年時表示:“我們坐下來,將自己關在屋子裡,盡快改進這一設計。我們制定了多個參考設計,並與工程團隊合作將其產品化。”
  2011年6月底,在佩奇擔任 Google CEO的3個月之後, Google 發佈了新版 Google 搜索、 Google 地圖、Gmail和 Google 日曆。在隨後1年半中, Google 繼續快速行動,推出了Google Now,以及一系列iOS應用,例如Google+、YouTube Capture、Chrome和 Google 地圖。Google Now是“肯尼迪”項目理想中的新流動產品,而其他的iOS應用也符合“肯尼迪”項目的最初目標。威利認為,以往 Google 的產品開發就像是分子的“布朗運動”,而目前則開始遵循同一條設計流,向著同一個大方向發展。
  Android用戶體驗高級主管馬提亞斯‧杜亞特(Matias Duarte)這樣說:“如果沒有更好的語言去表達,那麼可以說 Google 正在經歷設計的革命。”
來源 香港新浪科技

====================================================

缺積分?? 缺碎鑽?? 缺鑽石?? 缺權限?? ...還是什麼都缺嗎?

可以參考以下兩篇 :

1. 共襄盛挙:結縁*随縁*感恩*惜福 APK.TW送給您\*伴手禮*/

2. 新會員必讀 ~升級密技~ 鑽石-任務-積分-權限-簽到-搜尋-發文


====================================================

歡迎大家踴躍加入 群組 內的 "韓流瘋",

韓流瘋不定期會有些小活動...歡迎踴躍參與...


====================================================

*****其他-福利
2013.01.27 (第52波) : 人人回帖送鑽,送完為止
2013.01.27 (第48波) : 人人回帖送鑽,送完為止
2013.01.25 (第51波) : 人人回帖送鑽,送完為止
2013.01.25 (第50波) : 人人回帖送鑽,送完為止
2013.01.24 (第49波) : 人人回帖送鑽,送完為止
<如須查詢更多相關內容,請自行爬文>



**以上報告完畢**
如果可以的話,幫我評個分數或是送一多花給我^^
您的評分與鮮花,是我下次再發帖的原動力
謝謝~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