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科技] 重新設計 Google :佩奇時代的美麗革命 (中)

[複製連結] 查看: 162|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游幃翔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1-28 16:45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專注於設計
  與我們交談的每一名 Google 設計師都重複了同樣的看法:“沒有哪一個人是 Google 的設計主管。”威利這樣說,而多洛尼切夫也表示:“我們並沒有單獨一名設計負責人。” Google 可能沒有像 Apple 工業設計主管喬納桑‧艾維(Jonathan Ive)這樣的重量級人物,但毫無疑問 Google 憑藉清晰的流程在所有團隊和平台之間統一了設計理念。
  多洛尼切夫表示:“團隊需要共同嘗試並分享信息,確保我們的設計語言非常類似,適用於每一個平台,並且仍具有 Google 風格。”
  這無法通過辦公室中常規的合作來實現。為了推動項目前進, Google 在紐約成立了由一小群設計師組成的部門 Google UXA。這是一個相對神秘的部門,在網上公佈的信息僅有少數幾個招聘職位。不過,該部門對 Google 整體的影響十分巨大。UXA團隊脫胎於“肯尼迪”項目,主要負責“設計及開發真正的用戶界面框架,將 Google 應用轉型為美觀、成熟、易用、一致的平台”,同時專注於 Google 所有產品之間的目標一致性。
  UXA團隊與 Google 所有重要產品的設計負責人保持合作。不過,該團隊規模不大且行事低調,這使其具有很大的獨特性,並幫助 Google 的核心設計團隊更好地與其他部門合作。實際上, Google 從未公開提到過UXA團隊,與我們交流的設計師也是如此。 Google 創新主管克里斯‧維金斯(Chris Wiggins)曾在博客中宣佈了“肯尼迪”項目的首個重新設計計劃,即 Google 將對全部產品的設計進行改進。除此以外,該團隊基本沒有出現在公眾的視線之內。
  你可以將UXA團隊視作為3個月短平快項目成立的一個組織,並將轉型為 Google 研究院。與真正的 Google 研究院類似,UXA團隊的工作以非正式,但又基於職業倫理的方式被集成至實際產品中。對於 Google 內部設計會議開展的方式,威利表示:“我們聚集在一起,吃午餐,並不斷地交談。”
   Google 地圖流動版的設計主管達倫‧迪雷(Darren Delaye)表示,從事不同iOS應用設計的設計師常常會在閒暇時刻聚集在一起,這樣的聚會是定期的,設計師會討論相互之間的反饋信息,以及當前正在嘗試的做法。這些設計會議並不專注於應用最終的界面和體驗,更多地帶來了一種指導。威利表示:“設計師從‘肯尼迪’項目這樣的跨產品工作中瞭解設計語言,將其與特定產品的用戶需求結合在一起。”
  他表示, Google 的目標是“平衡所有產品的體驗,實現快速發展,給用戶提供優秀的解決方案”。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每個產品團隊都會獨立發佈應用。在具體操作時,每一款應用都有些許不同,但由於 Google 將這種新方式制度化,因此每一款應用看起來都像是屬於同一個家族。
  Google Now成為未來
  在Android版Google Now的開發過程中,你也可以看到 Google 新的設計流程。Android產品管理主管尤格‧巴拉(Hugo Bara)去年10月表示,Google Now是一款擁有遠大目標的產品,但卻是從 Google 的“20%項目”起步。
  杜亞特表示:“關於 Google 設計文化的興起,以及 Google 設計工作的方式,Google Now是一個很好的例子。”Google Now團隊需要將 Google 的許多服務集成至同一界面,使其“感覺像是Android的自然擴展”,且不會丟失 Google 的特色。為了做到這一點,該團隊採用了類似“肯尼迪”項目的方式,在整個公司範圍內推動合作。
  該團隊與威利的搜索團隊密切合作,因為搜索引擎是Google Now的重要一部分,用於獲取知識。此外,該團隊還與倫敦的Android團隊合作,開發語音功能。而在加州山景城的 Google 總部,另一支團隊則負責定位功能。通過將這些功能混合在一起並多次迭代,Google Now團隊希望創造出最簡單的體驗。
  杜亞特表示,Google Now向用戶提供知識和答案,因此頁面佈局非常重要。他表示:“我們大量使用頁面留白,而不是人為的分隔符。我們採用了非常大膽的佈局,並使用大尺寸圖片來突出顯示。”這是 Google 的全新外觀,並很快被應用至 Google 的所有流動產品中。
  杜亞特及其團隊的核心理念是他此前在webOS系統中使用過的“卡片”。當 Google 搜索引擎顯示來自“知識圖譜”的結果時,Google Now的卡片也會出現。無論在哪種情況下,這樣的卡片都展示了 Google 直接向用戶提供的知識,而用戶無需再面對成堆的藍色鏈接。通過卡片,信息的呈現方式與信息本身將密不可分。杜亞特表示:“這些都是物體,儘管不一定是現實中的物體,但卻很直觀。”
  將信息和軟件界面視作有型的數字物體是一種尖端理念。Google Now的實際使用體驗並不是非常完美,一些卡片並未展示用戶期望的信息。因此,Google Now距離佩奇所說的“震撼、令人興奮的方向”還有很遠。當時,這款產品本身或許沒有達到其目標,但毫無疑問已是 Google 最具前瞻性的流動設計。
  Google Now的設計是否會影響Android整體?完全有可能。杜亞特曾表示,Android目前的發展並不符合他的期望。他表示:“在一致性、響應能力和美觀等方面,Android僅僅實現了我希望的1/3。”他認為,在處理Google Now的設計元素時,Android設計指南“Holo”的靈活性過大。由於“Holo”不要求所有開發者採用同樣的界面和體驗,因此Android應用的設計出現了較大的不一致性,並可以很快、很方便地被改變。不過,儘管目前尚不清楚其他Android應用是否會參照Google Now的界面和體驗, Google 在iOS應用的開發中已開始採用這樣的做法。
來源 香港新浪科技

====================================================

缺積分?? 缺碎鑽?? 缺鑽石?? 缺權限?? ...還是什麼都缺嗎?

可以參考以下兩篇 :

1. 共襄盛挙:結縁*随縁*感恩*惜福 APK.TW送給您\*伴手禮*/

2. 新會員必讀 ~升級密技~ 鑽石-任務-積分-權限-簽到-搜尋-發文


====================================================

歡迎大家踴躍加入 群組 內的 "韓流瘋",

韓流瘋不定期會有些小活動...歡迎踴躍參與...


====================================================

*****其他-福利
2013.01.27 (第52波) : 人人回帖送鑽,送完為止
2013.01.27 (第48波) : 人人回帖送鑽,送完為止
2013.01.25 (第51波) : 人人回帖送鑽,送完為止
2013.01.25 (第50波) : 人人回帖送鑽,送完為止
2013.01.24 (第49波) : 人人回帖送鑽,送完為止
<如須查詢更多相關內容,請自行爬文>



**以上報告完畢**
如果可以的話,幫我評個分數或是送一多花給我^^
您的評分與鮮花,是我下次再發帖的原動力
謝謝~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