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新奇] 蠟蟲能吃塑膠袋

[複製連結] 查看: 2521|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pkcat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7-4-28 00:05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本帖最後由 apkcat 於 2021-2-14 11:18 編輯

意外發現:這種「蠟蟲」蜜蜂有害,但能吃塑膠袋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人類大量使用塑膠污染環境影響生態
當中更有不少塑膠堆填區中等待分解——估計需要100年甚至更長時間
其中一種塑膠聚乙烯(polyethylene, PE)常被用來包裝或製造膠袋,
雖然普遍相信PE難以生物降解,但也有科學家嘗試挑戰,
例如曾經有研究發現以真菌或細菌分解PE的方法,但速度較慢

2014年一項研究指有證據顯示,其中一種蠟蟲(印度穀蛾的幼蟲)
體內的一種細菌能夠生物降解PE,但未有描述產生乙二醇(ethylene glycol)
——顯示PE降解的指標。一位科學家則意外發現,另一種蠟蟲會吃掉膠袋。
來自西班牙坎塔布里亞生物醫學及生物技術研究所的Federica Bertocchini,
除了是個科學家外,也是一名業餘養蜂人對養蜂人而言
大蠟蛾是一種害蟲,牠們會在蜂房內產卵,其幼蟲會吃蜂蠟,破壞蜂巢。



有一天,Bertocchini發現她家中儲存的蜂窩板上佈滿蠟蟲,
牠們在吃殘留板上的蜂蜜和蜂蠟。於是她把蟲丟到膠袋中
然後去清潔蜂窩板。當她回到房間時,卻發現周圍都是蠟蟲
——牠們在密封的膠袋中逃出來

她仔細查看,膠袋上有很多小孔,因此她推斷︰蠟蟲咬穿了膠袋逃走。
這個意外讓她開始一項研究計劃,
跟劍橋大學生物化學系的Paolo Bombelli及Christopher J. Howe合作
發表的論文日前在期刊《Current Biology》刊出。

研究小組讓上百條蠟蟲接觸一個馬莎百貨的膠袋,
在40分鐘後膠袋開始出現小孔,推算平均每條蟲每小時咬出約2.2個孔。
12個小時後,膠袋重量減少了92毫克。
為排除蠟蟲只是嘴嚼了膠袋的可能,研究人員把其中一些蠟蟲搗碎,
再把漿液塗上膠袋表面,發現重量同樣明顯減少。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確認實驗中的PE乃經過化學降解
研究人員分析其化學成份,
發現膠袋上的小孔附近有乙二醇的跡象
他們認為這結果顯示蠟蟲的確能降解由PE製成的膠袋
目前論文作者仍未能確認蠟蟲能夠降解PE的機制,
不過他們推測這項能力或跟其習性有關。蠟蟲需要吃蜂蠟,
而蜂蠟有多種成份,其中最常出現的烴鍵(hydrocarbon bond)為CH2–CH2,
跟PE一樣。Bertocchini說︰「這些毛蟲方過一些東西來打破化學鍵,
也許在其唾液腺內,或是消化系統的一種共生細菌。」



Bertocchini又指他們下一步會嘗試找出有關化學反應的分子過程
從而了解能否隔離出有關的酶。論文另一作者Bombelli表示,
假如是由(蠟蟲體內的)一種酶導致有關化學反應,
應可透過生物技術的方法將之大量生產
他說︰「這項發現或會成為清除海洋及堆填區內PE塑膠廢物的重要工具。」
雖然Bertocchini計劃利用研究結果改善環境、減少塑膠廢料
拯求海洋河道以至其他受影響的地方

然而她強調︰「我們不應因為知道如何把PE生物降解,
就覺得可以故意將之丟到環境中。」

(淨灘時最多的垃圾,竟然不是塑膠袋! ft. 台客劇場、RE-THINK 重新思考
|臺灣吧TaiwanBar)
資料來源: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1碎鑽 +1 幫助 +1 收起 理由
JL.潔林 + 1 + 1 非常讃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