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觀念/理論] 不需要激烈運動!研究建議這樣運動就能降低死亡率

[複製連結] 查看: 681|回覆: 1|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c00215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20-5-6 21:38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文、圖/選自聯經出版《好好走路不會老》,作者安保雅博, 中山恭秀】

持續運動非常重要話雖如此,但也許會有人這麼說:
「到了這個年紀才開始……」
「運動很不在行啊……」
沒關係,因為不需要激烈的運動。
為了健康而運動,必須每天持續進行才會有效果。期間並不是只固定一個月或半年就好。激烈的運動大多無法持久。找一個「不太辛苦」的運動,一直持續做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在此我推薦大家「走路」,就是walking。
以前讀賣新聞社針對「體育」做了一個日本全國性的調查。問題內容是:「你平常都做些什麼運動?」結果依序如下:
第一名 走路.散步
第二名 輕鬆的體操
第三名 打高爾夫球
第四名 慢跑.馬拉松
第五名 游泳.有氧體操
所以在大家的感覺裡,走路應該是最輕鬆、容易持續的運動才是。
「二十到四十分鐘的健走運動」能降低死亡率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代謝當量(METs: metabolic equivalents)?
代謝當量是測量運動或身體活動強度的單位,坐著放輕鬆的狀態是一代謝當量,透過消費多倍能量可表示強度。
比方說瑜珈是二.五代謝當量,慢跑則是七代謝當量。
換句話說,瑜珈是坐著時的二.五倍,而慢跑則會消耗七倍的能量。
二○一○年時,《循環》(Circulation)雜誌刊登了一篇關於運動和死亡危險率關係的論文(Kokkinos P),在二十年之間,針對五千三百一十四名男性退役軍人(平均年齡七十一.四±五歲)為對象取樣。
結果顯示,如果進行五代謝當量以上的運動,可降低死亡率,而與其吻合的五代謝當量,就是「每天走路二十至四十分鐘」。
細看代謝當量表,代謝當量五的走路是「快走」。
「一○七公尺/分鐘」,其實相當快。以年輕人一般走路的速度來看,男性大約是八○公尺/分鐘,說不定這已經是高齡者接近跑步的速度。
表右側有「一運動」,如果我們把「一運動」等於身體的活動量(卡路里消耗量)來看,五代謝當量的「快走」要持續十二分鐘才等於「一運動」。
另外,三代謝當量有「極輕鬆的運動」,大概就是平常的走路步行,而且三代謝當量是持續二十分鐘才等於「一運動」。
因此十二分鐘的「快走」和二十分鐘的「平常步行走路」,在計算上是相同的身體活動量。也就是說,即使是三代謝當量的運動,依時間長短也能等同於五代謝當量的運動。
因此不需要拘泥於速度,以不勉強、能做得到的速度就好。

有氧運動強健心肺功能也不見得一定要慢跑、「跑步」,當然能跑最好,但其實光「走路」就十分有效果。後面的章節裡會詳細解說,只要運用「有效的」走路方法,就是最好的運動。
走路是全身運動。會動到腳、手腕、體幹等,能夠鍛鍊全身骨骼及肌肉。
而且,走路是有氧運動,只要有毅力持續,一點點的有氧運動也能鍛鍊到心臟及肺功能。最大氧氣攝取量若變多,就不容易生病。
有氧運動也能強化血管,預防動脈硬化。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1幫助 +1 收起 理由
legendaire + 1 好內容,老衲來為這篇文章開開光.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沙發
legendaire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發表於 2020-5-6 22:38
所以有名的運動員才會那麼值錢囉,畢竟其黃金時間不長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